一、八仙过海是哪八仙?
教资包罗万象
韩湘子翩翩公子紫金萧,铁拐李面丑拄拐背葫芦,蓝采和手提花篮治百病,何仙姑手持荷花布云雨,汉钟离大肚翩翩摇蒲扇,张果老倒骑毛驴抱鱼鼓,曹国舅身穿官服持玉板,吕洞宾道士着装佩宝剑
《汉谟拉比法典》是世界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法典,其中包括了诉讼、财产、家庭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。这部法典的呈现形式是(A)
A.刻在岩石上 B.刻在甲骨上
C.写在羊皮上 D.写在绢绸上
所以说充会员还是很有必要哦
二、暗八仙纹和「八仙过海」的「八仙」有什么关系?有什么样的寓意?
听文物故事:“暗八仙纹”和“八仙过海”的“八仙”有什么关系呢?在说暗八仙之前,我们有必要先来聊一聊 “八仙”的神话传说故事。
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,在不同的历史朝代,八仙曾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,有汉代八仙、唐代八仙、宋元八仙,所列神仙各不相同。至明代吴元泰《东游记》的面世,始定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八位仙人,即:铁拐李(李玄)、汉钟离(钟离权)、张果老(张果)、吕洞宾(吕岩)、何仙姑(何琼)、蓝采和(许坚)、韩湘子、曹国舅(曹景休)。
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,它们们来自人间,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,所以深受民众喜爱。八仙来自人类社会的各个阶层,而且都有些缺点,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、吕洞宾个性轻佻、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。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、女、老、幼、富、贵、贫、贱。
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,最早见于杂剧《争玉板八仙过海》中。版本很多,最常见的版本中说,白云仙长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,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,回程时铁拐李(或吕洞宾)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。
相传铁拐李抛下自己的法器铁拐(或说葫芦),汉钟离扔了芭蕉扇,张果老放下坐骑“纸驴”,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,横渡东海,这就是后来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起源。
这八仙手中的八件法器,便是“暗八仙”了。清康熙年间,在八仙图盛行的同时,开始流行暗八仙纹。道教将八仙的法器尊为道教八宝,既有吉祥寓意,也代表万能的法术。
这件斗彩碗,内壁绘制的就是斗彩暗八仙纹,中心绘桃纹,外壁斗彩花卉,在长期的民间流传及民间艺人的演绎中,现在的暗八仙主要有如下功能与特点:
宝剑,吕洞宾所持宝物,可镇邪驱魔;
笛子,韩湘子所持宝物,使万物滋生;
荷花,何仙姑所持宝物,能修身养性;
扇子,钟离权所持宝物,能起死回生;
玉板,曹国舅所持宝物,可净化环境;
花篮,蓝采和所持宝物,能广通神明。
三、八仙指哪八仙?
八仙分别是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张果老、吕洞宾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。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,但人物有多种说法。八仙人物出处不一,时代不同。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,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。
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、宋时书籍中,但尚未形成“八仙”群体。真正集八人合称“八仙”的,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。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,但人名有出入,各家不尽相同
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,均来自人间,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,之后才得道,与一般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,所以深受民众喜爱。
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,最早见于杂剧《争玉板八仙过海》中。相传白云仙长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,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,回程时铁拐李(或吕洞宾)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,就是后来“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”的起源。
四、八仙指的是哪八仙?
八仙,可以分为三种。
1⃣️,饮中八仙。即李白、贺知章、李适之、汝阳王(李)琎、崔宗之、苏晋、张旭、焦遂等八人,称为:酒中八仙。杜甫作有诗歌:巜饮中八仙歌》。
2⃣️,蜀中八仙,指容成公、李耳、董仲舒、张道陵、庄君平、李八百、范长生、尔朱先生等八人。《蜀记》记载为蜀中八仙。
3⃣️,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,铁拐李、汉钟离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等八人。八仙的故事多见于唐、宋、元、明文人的记载,更多的见于元杂剧。至明代吴元泰的《八仙出处东游记传》中,才确定为以上八人。〈原来的传说八仙之姓名尚不固定〉。民间传说有许多他们的故事,常把八人传作神仙中的散仙,也常作为文艺作品的题材,如八仙过海、八仙庆寿等故事流传最广。
其中,铁拐李,相传姓李名玄,曾遇太上老君而得道。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其徒弟火化,游魂无所依归,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。蓬首垢面,坦腹跛足,用水喷倚身的竹杖,变成铁杖,故名铁拐李。
汉钟离,相传姓钟离名权。受铁拐李点化,上山学道。下山后飞剑斩虎,点金济众。最后与其兄钟离简同日升天,度吕纯阳〈即吕洞宾〉而去。尝自称是散汉钟离权,后人误以为其名汉xx,故称为汉钟离。
吕洞宾,号纯阳子。唐会昌年间,两举进士而不第,故浪迹江湖,遇汉钟离授以丹诀,遂隐居终南山修道,后游历各地,世传有吕洞宾曾在江淮斩蛟,岳阳弄鹤,客店醉酒等。世人称为吕纯阳或吕祖,道教全真教尊其为北五祖之一。
韩湘子,相传其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族侄,性狂放,曾在初冬时节令牡丹花盛开,且每朵花又有诗一首,其叔韩愈见之大为惊讶。传说其以法术点化其叔,韩愈谪官,归乡途中遇雪,韩湘子冒雪而来,诉之牡丹花上之诗,叔侄二人宿于蓝关驿舍。辞时,又告韩愈未来之事,后皆应验。韩愈有诗为证: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
张果老,相传久隐中条山,往来晋汾间,唐代武则天时期其已数百岁,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,张果老佯死不往。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。他常倒骑一白驴,日行数万里,欲休息时将驴折叠,藏于袖间。亦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,演出种种法术。
蓝采和,传说他常常穿破蓝衫,一脚着靴,另一脚跣露,手持拍板,行乞闹市,乘醉而歌,周游天下,后在酒楼,闻空中有笙箫之音,忽然升空而去。元好问有诗曰:人笑蓝衫似采和……
何仙姑,相传是唐代广州增城女子,住云母溪,时年十四、五岁时,因食云母粉而成仙。行动如飞,常往山中采仙果侍奉母亲。也有说其本为宋代永州一道姑,后遇吕洞宾所点化超度。
曹国舅,宋代人,因其弟仗势作恶,其恐受牵累,遂散尽家财扶贫济弱,入山修道。后由汉钟离、吕洞宾引入仙班。在八仙中,其故事最少,成仙也最晚。
五、八仙过海的八仙是哪八仙?
张果老、铁拐李、汉钟离、韩湘子、吕洞宾、何仙姑、蓝采儿和曹国舅
六、八仙过海哪八仙,谁是八仙之首?
铁拐李是八仙之首,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,指的是李铁拐(铁拐李)、汉钟离(钟离权)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八人。八仙的故事虽多见于唐、宋、元、明文人的书中,但姓名尚不固定。直到明代吴元泰所作的《八仙出处东游记传》里,才确定为以上八人。而李铁拐的仙号在民间流传尤为广泛,给人的印象最深,几乎是家喻户晓。
李铁拐,本是神话传说人物,史籍并无记载。据传,他姓李,名玄,世称铁拐李(或李铁拐)。本来,他长得十分魁梧,相貌堂堂,因慕老子之名,欲投华山拜老子为师,便决定暂时离开修行地——砀山(今安徽)洞中。临行时,他对徒弟嘱咐说:“我欲云游华山,倘若游魂七日不返,你就把这尸壳(自己的肉身)焚化”。据说,李玄的魂藏于肝,魄藏于肺。元神(为首的)出游,魂要随去,魄要留下,以守护肉身。这便是所谓的“元神出壳”。
自从李玄赴华山从老子云游学道后,徒弟日日夜夜、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师父的躯壳。不料第六天时,弟子家里来人报信,说他老母病危。弟子便心急如焚,坐卧不宁。坚守到第七天中午,仍不见师父元神回归,就提早烧了师父的尸壳,回家尽孝道去了。
徒弟离去不久,李玄的元神就赶了回来,见尸壳已焚,魂无体附,一时成了孤魂野鬼,四处飘荡。游魂晃悠间,发现林中有一饿殍,便急忙附身,站立起来。他从葫芦中取出老子所赠仙丹,葫芦忽起金光,映出一个又黑又瘦、垢面蓬头、卷须大眼、坦腹跛足、模样丑怪的人来。惊得他目瞪口呆,六神无主。正在疑惑不解时,身后忽然传来“啪啪”的鼓掌声。回头一看,乃传道师父老子也。于是,李玄的元魂刚要从饿殍的躯体中跳出来,老子却劝阻道:“道行不在外貌,吾有金箍束尔乱发,铁拐柱尔跛足,只要功夫圆满,乃是异相真仙。”这就是李玄丑陋形象的来历,也是“铁拐”之名的由来。
因元代岳伯川曾写杂剧《吕洞宾度铁拐李岳》,后又被写入《东游记》,所以李铁拐在民间影响很大。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背的葫芦里,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之缘故,过去在民间尤其是医药行业,还把他当作有些药物的发明者和祖师爷,像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,敬奉的药仙就是李铁拐。
七、鬼八仙和八仙区别?
鬼八仙是鬼成仙、八仙是人成仙
1.八仙:铁拐李(李玄)、汉钟离(钟离权)、张果老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、吕洞宾(吕岩)、韩湘子、曹国舅(曹景休)。
2、刽子手袁德泰,金刀斩囚九百九十九人,远近悍匪,闻之丧胆。至是年,告老歇业,旧居为小酒店,卖酒营生,开张后血灾连连,客不上门,德泰夫妇与女巧银,徒二五,日坐愁境。某夕,有八客治席,德泰待如上,客俱恶形恶状,颈部各见刀痕,德泰惊,来者江南大盗鬼八仙,八人首级皆德泰一刀下矣!客来索命,器械尽出,危机四伏,袁妻死,二五携巧银避祸,德泰磨刀应战,力拒八鬼。月黑风高,众人行刑,俨如阴界法场。德泰自府必死。荐二五充刽子手,以取其首级,二五提刀而栗。泪下如雨,举刀千斤,适狱帝判官钟馗嫁妹出阁,知德泰有难,乃告以“人刀合一”之道,盖金刀斩囚九百九十九,为天地除害,为朝纲执法。
八、八仙过海的八仙?
八仙分别为汉钟离、张果老、韩湘子、铁拐李、吕洞宾、何仙姑、蓝采和及曹国舅。
八仙是道教神仙,他们原本都是凡人,持有不同的法器,例如铁杖、葫芦、芭蕉扇等等。
张果老,亦名张果。原为唐代道士,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,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。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,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,张果老佯死不赴。
蓝采和,唐代的隐逸。其行为怪僻,贪杯喜唱,平时穿一身破蓝衫,一只脚穿只靴子,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。
汉钟离,原复姓钟离,名权,后改名为觉,燕台人,字寂道,号和谷子,又号正阳子。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,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,名声更大。
九、八仙过海八仙特点?
一,吕洞宾
相传姓吕名岩,号纯阳子,是唐代末年的道士,今天的西安人。他曾两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榜,浪迹江湖,遇汉钟离得到丹诀。他文武皆通,身精熟艺,人称吕祖。
二,蓝采和
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的《续仙传》,说他经常身穿破蓝衫,一脚穿靴,一脚赤足,手拿大拍板,在闹市中行乞,乘醉而歌,周游天下。后遇铁拐李,给他讲道成仙
三,何仙姑
是“八仙”中唯一的女性,相传她是广州增城人。十四五岁时,吃了云母粉后成仙。她行走如飞,坚贞不嫁,每日朝去暮回去山里采药给母亲。后被吕洞宾超度,成为他的弟子。
四,韩湘子
相传是韩愈的侄子,生有仙骨,能在初冬时于几天内让牡丹花开数色,乐于排忧解难救险,遇吕洞宾而得道。
五,曹国舅
相传叫曹友,是宋代皇帝的小舅子。由于他的弟弟仗势作恶,他恐受牵连,于是散财济贫,入仙修道。
六,铁拐李
“八仙”当中,资格最老的是李铁拐。实际上,他却是“八仙”中见诸文献较晚的一位。
在杂剧里他叫李岳,是吕洞宾的弟子。至明代,有关李铁拐的传说渐多,有人说他叫李凝阳,有人说叫李孔目,还有人说他叫李洪水,小名拐儿。有人说他是隋朝人,也有人说他是唐朝玄宗、代宗时人,众说纷纭,说法不一。
七,钟离权
钟离权的资格也很老,关于他的传说,最早见于五代、宋初。民间多传说他为汉朝大将,故称汉钟离。
八,张果老
姓张,名果。他隐居在恒州中条山,自称已几百岁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,皇帝派中书舍人徐峤邀请他至东都,“问治道神仙事,语秘不传”。传说他能累日不食,饮酒千杯不醉。
在传说中,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,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,汉钟离有芭蕉扇,张果老有纸叠驴,吕洞宾有长剑,何仙姑有莲花,韩湘子有横笛,曹国舅有玉版,蓝采和有花篮。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。
十、八仙抬棺哪八仙?
丧事上“八仙”一般为八人,刚好聚为一桌,由于现代棺木是临时做的(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人没死,就为其准备好棺木),棺木要比以前的大,加之临时伐木制作,木材里的水份没有风干,导致棺木比以前的要重,而现代人又没有做惯体力活,
另外,丧家为了面子显示其实力,“八仙”人数也由原来七八十年代前的八人增加到16人,有些地方“八仙”人数增至24人。今约定成俗形成制度。
直至明吴元泰《八仙出处东游记》始定为:铁拐李、钟离权(汉钟离)、吕洞宾、张果老、曹国舅、韩湘子、蓝采和、何仙姑。